“3+1+2”新高考模式下,初中“副科”也很重要_环球播报
(资料图)
记者丨樊英
由 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 联合推出,且持续整个升学季的 “我为群众办实事”成都升学公益服务季 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每周 周二到周五 ,每天 中午13:00-14:00 ,都会有一位名师坐镇直播间,为家长们就 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高考志愿填报 等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除了在线直播,我们还会举行一些线下的讲座和展会。本周日上午,我们邀请到了来自 四川天府新区第十小学、金苹果龙南小学 和 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的校长,做客幼升小校长线下公益讲座,就家长们关心的幼小衔接等升学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报名成功的家长请记得按时前往。
4月14日中午, 德阳巴川中学生物学科组长叶友兰 做客直播间,就如何科学认识初中一些分值不太高的科目,如何培养对这些科目的兴趣,如何在初中阶段为“3+1+2”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奠定基础,进行了细致的分享。
叶老师既教过初中生物,又教过高中生物,对生物学科的贯通式教学有超过10年经验。她说,“3+1+2”的新高考模式,最多有12种搭配,看起来学生的选择面大了,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未必就都是好事。如果对学科不了解,这种看似自由的选择就成了“甜蜜的负担”。因此,虽然选科是高中开始,但准备工作要从初中开始,“这不是贩卖焦虑,而是更科学的学业规划、生涯规划。”
政、史、地、生这4科,中考分值20分,政治历史还是开卷考试,看起来确实不需要太费力。但是,来到新高考模式,物理和历史成为“2”当中的必选。而从前期已经实行新高考的地区来看,选择了物理的,化学和生物成为跟物理搭档的最多科目,也就是回到了大家印象里的“理综”,属于“学霸组合”。这个组合,由于选科的人数最多,任何一科都不能偏废或者轻视。以生物科目为例,如果初中学生物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到了高中,考察的更多是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达不到高考优秀成绩的要求的。还有一种选科组合,物理+化学+政治,从已经实行了新高考地区的录取情况来看,这个组合是能够覆盖大多数高校专业的,覆盖率达到了约96%。但是,这个组合要求的是“文理兼备”,要求极高。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在赋分上相对比较有优势,很多成绩中等的学生会选择这个组合。历史+地理+政治的组合,在初中的时候全部都是“副科”,但在新高考模式下,全部“转正”。如果初中没有在这3科上面打好基础,高中几乎等同于从头开始认识这门学科。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怎么组合,都离不开对“副科”的选择。”叶老师说,家长要转变意识,“副科”不再是副科,新高考对这些学科的考察,也不仅仅是“背多分”。
有的家长会疑惑,个别学科要初三才学习,在刚进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这些学科的学习会不会太早?叶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上某个学科,首先要建立对学科的兴趣。这个暑假,相比让孩子们报一些小升初的衔接班,叶老师更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着孩子们进行家庭旅行。在旅行中,或许可以见证一些古诗词中描写的场景,可以看到不同的地质地貌,感受不同状态的动植物,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对学科的兴趣,“让学习真实发生”。
叶老师在直播时展示了学校初中部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鱼的骨骼标本,精美程度让直播间的网友也纷纷点赞。叶老师说,这个需要学生动手的作业,就不得不提到她特别推崇的费曼学习法。通过这个方法,孩子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个方法源自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这个学习法的理念大体概况为4步:第一步,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明确需要学习和理解的目标;第二步,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第三步,如果你感觉卡壳了,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第四步,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用你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通过这个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还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和内涵。
关于孩子小升初,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咨询的,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天老师”为好友,回复 “小升初+区域” ,即可进入相应的群聊参与话题交流,同时更多升学活动也能尽在掌握。
关键词: